第70章 廊桥兵变,朝野哗然_逢凶化吉,从九龙夺嫡开始
顶点小说 > 逢凶化吉,从九龙夺嫡开始 > 第70章 廊桥兵变,朝野哗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0章 廊桥兵变,朝野哗然

  刚刚突破宗师境,陆鸣渊感觉心情很好,于是打算出去走走,透透气。

  顺便看看嫂嫂在不在殿里。

  他路过冷宫的鹅卵石小路之后,始终不见那冷宫扫地太监的身影。

  自从数月前,他主动上前谈话之后,他就再也没出现过。

  好似是被自己打扰了,就不在现身了。

  不是他不想找,而是找不到。

  走出冷宫百米左右,陆鸣渊上了一处花园楼阁,俯瞰后宫,晒太阳的时候,发现极远处,朝廷诸公上朝的匆匆身影,人群黑压压的,一个个都在往圣明宫跑。

  陆鸣渊不知道是,一个震惊朝野的消息,很快传遍了大炎。

  数日之前。

  清河镇,在镇外的一处廊桥之上,小溪潺潺,鱼虾畅游。

  山坡之上,大炎军旗云集,鱼鳞黑甲密密麻麻,地上躺满了尸体,尸体之上的血管发紫,面庞发黑,眼睛满是血丝,表情宛若癫狂,口津满嘴都是,笔直的军旗上只有一个“耀”字。

  伴随最后一股反叛势力被围歼铲除,困扰了大炎王朝三个月的“罗刹邪教之乱”,才算彻底平息。

  正当大军回军之际,军中传出一阵传言。

  “回军之日,当立元帅为太子。”

  三皇子功勋卓著,劳苦功高,文武双全,诸将咸服,理应大加封赏才对,轮带他们这些小将小校,也能分些汤汤水水。

  一路上,大伙都是高高兴兴的,打了胜仗,吃着野味,唱着歌,就等回京的赏赐。

  直到一道晴天霹雳从后方传来。

  消息具有延迟性,他们得到消息的时候,已经过去了几天。

  “封赏待定,等圣上病愈定夺。”

  内阁的圣旨一出,诸将皆是不满,像是有心人的传播,不满的情绪很快传到了军中,变成了抱怨阴阳之声。

  辗转数郡,围堵叛军,朝廷的后勤不仅跟不上,而且连一声慰问画饼都没有。

  最后累死累活,打了胜仗,居然还没奖赏落实,军营之中实在是怨气冲天!

  很快,“立元帅为太子”的消息传到军中。

  让不少人都生出了心思,最主要的是,引起了各个武侯的关注。

  于是个别武侯,就在军中散步消息。

  这天晚上,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,说“今皇帝大病,不能亲政,内阁那帮文人主持大局,我们为国效力破敌,有谁知晓,就连封赏都被扣押,不若先拥立三皇子陆光耀为太子,然后再讨要赏赐。”

  这个消息一出,就被陆光耀自己亲自堵死了。

  宣告全军,万不能做出不臣之事。

  但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,压根不管用,这时陆光耀的兄弟张如臣、白惊涛,和他们的父亲威远侯,忠信侯,武安侯见时机成熟,便授意将士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酣睡的陆光耀身上,并皆拜于帅营下,呼喊万岁,遂拥立他为太子。

  他们并不傻,没有做出谋反之事,没有拥立三皇子当皇帝,而是支持陆光耀成为太子,同时要求落实封赏。

  按兵不动,三十万大军常驻大炎各郡各府,什么也没做,但这变相是一种威胁内阁的方式。

  因为如今,主持大局的人,是朝廷内阁。

  “尔等误我!”

  陆光耀睡醒之后,怒火滔天,破口大骂。

  可大晚上灯火通明,看着将士们那一双双期待的眸子,他最后还是对天长叹一口气:“你们自贪富贵,立本王为太子,切莫做出不臣出格之事,讨要封赏也就罢了,此外不能伤害百姓,掠夺城池,不然我就向父皇自刎谢罪。”

  此言一出,诸将也是一口同意。

  但这场兵变,还是给世人,给朝野带来了久久的震撼。

  大炎数十万精锐大军,忤逆朝廷的命令,在永安年间,这样的事情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。

  大家久等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ddi.cc。顶点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dddi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